13533007911
當前位置 主頁 保時捷資訊 大眾集團正在考慮將旗下跑車品牌保時捷獨立上市
在大眾集團的多個品牌里,如果論資排輩,動輒年銷百萬輛的大眾汽車是當之無愧的“銷量擔當”。不過和其他品牌的薄利多銷相比,“利潤奶牛”保時捷則被內部視為大眾集團皇冠上的明珠。
根據2019年大眾集團的財報,當年大眾集團平均單車利潤為1.21萬元,而保時捷則達到10.12萬元,遠超平均值。憑借高昂的單車利潤,保時捷也成為大眾集團的賺錢小能手。2019年,保時捷以16.2%的回報率再一次成為大眾集團里的銷售回報率冠軍。
此次獨立的消息一經傳出,嗅覺更為敏銳的資本市場最先為之振奮。大眾優先股挑漲5.7%,其中持有大眾汽車53.3%普通股的保時捷控股公司上漲6%,大眾汽車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漲超3%,美股開盤后上漲2.8%。
不過,在前大眾集團員工徐波看來,作為大眾集團的子品牌,保時捷本就自成一派。“雖然部分車型會采用奧迪的平臺,但無論是車型研發還是營銷,都保持獨立自主。”
2018年,保時捷首席財務官盧茨·梅施克(Lutz Meschke)在一次非正式發布會上就曾透露過獨立上市的意愿,他表示公司單獨上市的隱形價值可能會超過法拉利(當時估值為220億美元)。不過,上市的計劃最終以大眾集團官方否認收尾。
此次大眾集團開始松口,某種程度上,也是其不得不做的選擇。新四化浪潮席卷下的汽車行業,正在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洗牌,即便是巨頭也無法獨善其身。
如今,行業的大前提已經發生巨大變化,大眾集團選擇All in電動化,包括保時捷也開始向電動化發起進擊。
2020年12月,大眾汽車表示,計劃在五年內投資730億歐元,用于研發純電動車、混合動力車和數字化技術,其中研發純電動車的資金為350億歐元,約占總投資金額的一半。另一邊,保時捷則計劃向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投資150億歐元,并在2030年之前提供占比80%的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型。
轉型背后所需的巨額資金,以及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,“不破不立”似乎成為當前大眾與保時捷彼此間的處境。
不過,保時捷一旦獨立上市,也意味著大眾集團再也無法享受保時捷帶來的利潤紅利。這次獨立上市最終能否成行,仍取決于雙方的權衡與博弈。
對于擁有數個超豪華品牌的大眾集團來說,曾經的品牌和門面擔當們,一旦無法實現其價值,走在轉型的關鍵節點,則首當其沖成為被“拋棄”的對象。
早在2015年“排放門”事件之后,大眾就試圖開始精簡瘦身。面對“排放門”丑聞導致的巨額罰款,時任大眾集團CEO的馬蒂亞斯·穆勒(Matthias Mueller)曾表示,將推遲或取消所有非必要投資項目,以減少開支。
而當時不少分析師也認為,若“排放門”的影響進一步惡化,大眾將不得不向旗下一些非盈利品牌“開刀”。
這個預測在2018年新任掌門人迪斯接手后得以應驗。2018年,在一次發言中,迪斯表示:“剝離(部分品牌)是可以想象的,擴充(品牌和業務)也是一樣。”
之后幾年,大眾集團旗下品牌——賓利、蘭博基尼、布加迪和意大利摩托車品牌杜卡迪頻頻卷入“被大眾拋棄”的傳言中。
2020年,處于轉型期負擔不斷加重的大眾,正式揮刀向銷量不振,且連年虧損的子品牌。2020年10月,迪斯正式宣布,從2021年開始,賓利將成為奧迪旗下子品牌,不再直屬于大眾集團,未來也將更多地使用奧迪的技術和平臺。
大眾集團財報顯示,從2009年到2018年這十年間,賓利在2011-2017年實現連續7年盈利,共盈利7.23億歐元,但這個數字甚至無法填補此前三年虧損的7.27億歐元。
幾乎是同一時間,大眾又傳出計劃將蘭博基尼、杜卡迪和設計公司(ItalDesign Giugiaro)打包出售的消息。雖然迪斯表示尚未做出任何決定,只是在討論階段,但他也承認“已經提上了議程”。
一方面,揮別虧損的豪華品牌無疑讓大眾的“轉身”更為輕盈。大眾首席財務官弗蘭克·威特(Frank Witter)曾表態,他希望通過“瘦身”來提高集團的盈利能力,同時兼顧歐盟最新的減排任務。“從集團的整體結構來說,降低復雜性是有價值的。”
另一方面,大眾集團也希望靠分拆上市提高資本市場對其的估值,以達到2019年迪斯設定的市值翻倍至2000億歐元的計劃。
通過分拆上市獲利的正面案例可以從法拉利身上得到印證。2015年,法拉利從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(FCA)分拆上市,目前市值為350億美元。要知道,2019年,法拉利在全球僅售出1萬輛汽車,盈利6.99億歐元;而同年保時捷的全球銷量為28萬輛,利潤也達到了44億歐元。
如今,保時捷似乎也有這樣的潛力。彭博情報社分析師麥克·迪恩(Michael Dean)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保時捷計劃到2030年,除911車型外,幾乎全部車型都將實現全電動化。這意味著未來保時捷可以“吸引類似特斯拉這樣的跨國(電動汽車)企業,還可以(依靠911車型)產生和法拉利相當的利潤率”。迪恩分析稱,保時捷的市值可能高達1100億歐元,將遠超其母公司。
圖文源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!